望远镜10x50什么意思

望远镜10x50表示该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10倍,物镜口径50毫米。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

望远镜10x50什么意思

望远镜10x50表示表示该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10倍,物镜口径50毫米。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放大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二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望远镜主要指光学望远镜,但是在现代天文学中,天文望远镜包括了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X射线和伽马射线望远镜。

一般来讲,倍数越大,可观察的区域就会越小。不同款式的望远镜,由于内部设计的不同,即使同口径同倍率,视野范围也相差很远。个人使用的小型手持式望远镜不宜使用过大倍率,一般以3~12倍为宜,倍数过大时,成像清晰度就会变差,同时抖动严重,超过12倍的望远镜一般使用三脚架等方式加以固定。

望远镜10x50是什么意思?

望远镜10x50的意思是:口径是50mm,放大倍率是10倍。

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1、放大倍数

目镜的视角与物镜的入射角之比通常用来表示望远镜的放大倍数。通常用物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比来计算望远镜的视角放大度。例如,一架放大率为10的望远镜是一种能把一个角度的目标放大到10度的望远镜。

2、视场角

(视场)标明产品可视场景范围在1000米,如126M/1000M,表示在距离观测者1000米的地方望远镜可以观测到126米的视场。

3、出瞳直径

是粗略描述图像亮度的参数。在弱光条件下,较大的出口瞳孔直径可以导致更清晰的图像。人的瞳孔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最多不会超过7mm,所以出瞳直径大于7mm是无意中浪费光的。这个参数不能完全反映望远镜的质量。

因为这个参数,只要符合制造规范,就可以满足数值要求。更大的瞳孔直径还有一个好处:瞳孔直径越大,越适合在崎岖不平的环境中使用,观测图像也越稳定,所以7X50这样的望远镜更适合在海上使用。这个值可以用物镜的直径除以放大率得到。

4、分辨率

分辨率是屏幕上图像的精度,是显示器可以显示的像素数。由于屏幕上的点、线、面是由像素组成的,显示器显示的像素越多,画面就越详细,在同一屏幕区域内显示的信息就越多,因此分辨率是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扩展资料:

望远镜的第一个功能是放大远处物体的角度,这样人类的眼睛就可以从更小的角度看到更精细的细节。望远镜的第二个功能是收集一束比瞳孔直径大得多的光(最多可达8毫米),并将其送入眼睛,使观测者能够看到原本看不见的弱物体。

1608年,荷兰眼镜师汉斯·利伯希受到启发,建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望远镜,因为他发现用两个镜片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物体。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伽利略·伽利莱发明了40倍双目望远镜,这是第一台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经过400多年的发展,望远镜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观测距离也越来越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望远镜

版权声明
望远镜10x50什么意思”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

对“望远镜10x50什么意思”一文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