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国在现今什么地方

西辽国在今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是由耶律大石建立的政权,历3世3帝2后,享国88年。耶律大石原本效力于辽朝的天祚帝,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率兵出逃。大军一路向西北,到达辽朝北疆重镇可敦城,耶律大石在此地称王。

西辽国在现今什么地方

西辽(1131年~1211年)是中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国家。亦称黑契丹,哈剌契丹。由辽朝大将耶律大石在金朝灭辽后,于西北召集残部建立。后来扩张到中亚,首都虎思斡耳朵,一时成为中亚强国,统治中亚94年。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灭亡。

参考资料: http://www.bkbook.net/file/tupian/20230310/captchaview

其附庸国有西喀喇汗国、东喀喇汗国、高昌回鹘和花剌子模,附属部族主要有粘拔恩部(乃蛮部)、康里部和葛逻禄部。

西辽的疆域东至土拉河,包括可敦城周围地区。乃蛮部、克烈部迁至这一地区后,西辽的东部边界退至附庸国高昌回鹘的东部边界;东北至谦河,与吉尔吉斯为邻。

扩展资料

西辽皇帝:

1、耶律大石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通晓契丹、汉文字,擅长骑射,中亚史书中记为大石林牙,为西辽的创立者。1115年中进士,提升为翰林应奉,不久升任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所以称之大石林牙。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

2、耶律直鲁古

西辽仁宗耶律夷列次子。1178年―1211年在位。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耶律直鲁古外出游猎时,被蒙古降将、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被迫让位。1213年郁郁而终。直鲁古在位三十四年,庙号襄宗。是耶律氏最后一位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耶律直鲁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耶律大石

西辽帝国的建立者耶律大石资料简介 西辽国在现今什么地方

耶律大石是西辽的建立者。契丹族人,辽太祖的八世孙。字重德。精通契丹、汉文字。能武善骑射,是契丹族历史上的一位英雄。辽天祚帝初年曾当过翰林承旨,契丹语翰林叫“林牙”,所以也叫大石林牙。后来又任过刺史、节度使等官职。

辽保大二年 (公元1122年),天祚帝抗击金朝大军,屡遭失败,疆土大部分被金朝侵占,便率残部退到阴山南麓。耶律大石与奚王回离保、李处温等为了保卫燕、云等地区,于1122年3月在燕京拥立天祚帝的儿子耶律淳为皇帝,号天锡皇帝,史称“北辽”。耶律淳做了3个月皇帝即病死,妻萧德妃主朝政。不久,金朝的大军攻下了燕京,德妃西奔天德军 (今呼和浩特市) 投天祚帝,1123年德妃被杀。耶律大石在居庸关抗击金兵的战役中被金俘获,后又逃归天祚帝。1124年7 月,天祚帝发起对金反攻,耶律大石力谏不要反攻,天祚帝不听,结果失败。

1124年辽灭亡前,耶律大石脱离了辽王朝,自立为王。他在1130年率领故辽北边的部分戍军 (包括辽治下的 *** ) 以及突厥、蒙古、通古斯等族的若干部众逃走,过黑水 (今内蒙艾不盖河),得到白达达部 (汪古部) 的资助,驰至西北镇州可敦城 (鄂尔浑河与土拉河之间)。镇州素有边防驻军,本是漠北辽朝治下广大游牧部落活动的地区,没有受过金兵的袭扰。耶律大石便在可敦城北庭召集威武等7州和大黄室韦、敌刺、达密儿纪、乌古里、阻卜等18部王众,向他们宣布了恢复辽朝疆土的大志,自称天祐皇帝,号葛尔汗 (意为大汗)。他们组成新军,有战马万余匹,设立南、北面官,建立新政权,策划复兴辽朝。但当时东边金朝戒备森严,很难与之抗衡。为了逃避金兵的威胁,公元 1129年耶律大石率军开始向西北转移,但被叶尼塞河上游黠戛斯阻截。1130年2月耶律大石以牛马祭天地祖宗。备军队西征,在西征前,他曾致书西州回鹘王毕勒哥耶律大石简介,假道西行赴大食,于是毕勒哥馈送他出境。他在西行途中曾在叶密里 (今额敏河)停留并在此地修筑了一个城堡。归顺他的突厥等部众达4万户。

耶律大石分两路西进。一路拟攻喀什噶尔,但受到了挫折主力向西,经伊犁入哈剌汗所辖八拉沙衮境 (今苏联中亚楚河托马克)。当时哈剌汗势力很弱,正值属下的割录部和康里部的叛乱和掠夺,又逢寻思干 (撒马尔罕)统治者部下的契丹佣兵1.6万帐反叛,涌入八拉沙衮,造成混乱。哈刺汗听到耶律大石临境,便向他纳土称臣。大石乘机取得了王位,建元延庆 (公元 1131年),史称“西辽”,或“黑契丹”、“哈剌契丹”。他在各地设官置吏,其仪礼制度,多与辽同。并镇压了康里的叛乱。几年之内,民众富裕,牛马健壮。1133 年,耶律大石在八拉沙衮兴建都城,取名“虎思斡尔朵” (契丹语耶律大石简介,意为强有力的宫帐,在今苏联吉尔吉斯托克马克以东楚河南岸),并改延庆11年为康国元年。哈剌汗所辖地区内早有很多契丹人,这使大石得以顺利取得并巩固政权。他治国的政策是除向所属各部族征收贡赋外,容许各部自治宗教信仰也尽力许可自由,所以西辽统治初期很受中亚民众欢迎。

大石在西辽内部政权稳固后便向外发展。先后向北击败了黠戛斯,向东以重兵7万攻占了喀什噶尔与和阗。但因自然条件不利,未能再东进实现攻金复辽的夙愿。1137年5月,他向西进攻河中地区的寻思干算端 (苏丹) 马莫德汗,败之于俱战堤 (今列宁纳巴德)。此后,休养生息了大约4年。

马莫德汗退到寻思汗后,重整武备,并乞援舅父忽儿珊的塞尔柱算端桑伽尔 (一说是割录部要求桑伽尔北上河中)。1141年9月,桑伽尔渡过阿姆河,率领几支 *** 部众,举兵10万进攻西辽。大石率契丹、突厥,汉军迎战于迪尔干姆河 (科克恰河) 附近。大败桑伽尔。桑伽尔退到迪尔干姆山谷,全军覆没,遗尸数十里,他本人与马莫德汗仅以身免。大石乘胜西攻布哈拉,并命部将进攻花刺子模。花刺子模国王阿提西兹降服,愿作西辽的藩属,同意每年向西辽交纳贡金三千金第纳尔和大批货物和牲畜。至此,西辽的疆域东起哈密,西至咸海,北达叶尼塞河上游,南抵阿姆河,一时成为中亚强大帝国。为此,中亚史家多认为这一战役是这一地区中古史的一个转折点。

耶律大石死于1143年,庙号德宗。他在位16年间,北方西方诸族称之为“契丹”或“大石”,《辽史》称之“西辽”。后来汉文史籍中,在“西辽”以外,还有“大契丹大石”,“后辽”等称谓。西辽先后的5个统治者都用汉文尊号、年号和庙号,其中两代由女后执政。

西辽的官府沿用辽名,军队保留着辽的军职名称和战术特点征税仿效契丹和汉族的什一税法及户调制钱币上铸印汉文年号宫廷和官府使用契丹语文及汉语文。统治集团信仰佛教,而对属境内其他宗教采取宽容方针。对待属国与中原王朝一样,实行不驻军队,不索质子的“羁縻”政策。西辽军队的组成成分除有契丹人、 *** 外,还有许多其他民族。初期,统治集团及移民部众构成人口不多的“内族”,与当地被征服民族相区别。定居中亚后,原来主要从事畜牧的移民,到晚期便有相当多的人以务农为生,渐渐融合于当地土著。至于居住于楚河流域的突厥族等,有农有牧,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在市镇上商业、手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所以西辽统治下的楚河流域居民点不少,生产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由于西辽对附庸诸侯采取怀柔,保护的政策,并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推行政策的后盾,所以西辽在亚洲腹地威望很高。西辽历时88年,最后 (1211 年) 为乃蛮部屈出律所篡位。屈出律旋即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擒杀。

版权声明
西辽国在现今什么地方”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对“西辽国在现今什么地方”一文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