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时是几点到几点钟

丑时时间为凌晨1时至凌晨3时。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使用。在汉代,人们将其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同时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丑时是几点到几点钟的

丑时是凌晨1点到3点。丑时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二个时辰。

从字面上来看,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即深夜过后的1到3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

“丑时”一词至少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写于公元6世纪初的《南齐书·天文志上》记载:“十五日子时,蚀从东北始,至子时末都既,到丑时光色还复。”《诗经·汝日鸡鸣》:“汝日鸡鸣,士日昧旦。”说的就是古时鸡鸣而起,昧旦而朝。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

1、子(午夜23时至1时): 在一日中,子时一天的最后时刻,也是新一天的开始。

2、丑(凌晨1时至3时): 丑时指的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

3、寅(凌晨3时至5时): 在一日中,天方大白之时,正是老虎开始活动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老虎。

4、卯(清晨5时至7时): 卯时是太阳已东升,开始放万丈光芒的时候。

5、辰(清晨7时至9时): 辰是太阳光热增强时刻,据说是群龙行西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龙。

6、巳(上午9时至11时): 巳时太阳光热更强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蛇。

7、午(上午11时至13时): 在一日中,阳光最为猛烈。

8、未(13时至15时): 在一日中,未时是暑气将消之时。

9、申(下午3时至17时): 在一日中,申时的暑气已快过去了。

10、酉(下午5点至晚上19时): 在一日中,酉时是夜晚将来临的时刻。

11、戌(晚上19时至21时): 在一日中,戌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

12、亥(晚上9点至午夜23时): 在一日中,亥时是一日将尽,要迈向明日之前时分。

丑时是几点到几点钟?

丑时是凌晨1点到凌晨3点。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为凌晨1时至凌晨3时。如《诗经·汝日鸡鸣》:“汝日鸡鸣,士日昧旦。”古时鸡鸣而起,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而朝。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休息。

历史溯源:

“丑时”一词至少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写于公元6世纪初的《南齐书·天文志上》记载:“十五日子时,蚀从东北始,至子时末都既,到丑时光色还复。”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丑时是几点到几点?

丑时是凌晨01:00到凌晨03:00。

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

丑时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上午1时正至上午3时正)。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丑时,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昼夜划分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

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映的情况。

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

版权声明
丑时是几点到几点钟”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

对“丑时是几点到几点钟”一文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