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一门英气在,名流千古镇古今。
诸葛氏在三国中大有作为,诸葛亮在蜀汉成为千古一相,诸葛瑾辅佐孙权战功卓著,其后来也成为托孤辅政大臣,而最为年幼的兄弟诸葛恪,在东吴也身为大将军,诸葛诞更是魏国的大将军。
虽然诸葛氏分投三个国家,但都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为后人所赞扬。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然而诸葛氏却能千古流芳,有人便有疑问,诸葛氏究竟有多厉害,其子孙后代有如何,以下笔者依据史料做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首先诸葛氏祖上辉煌,世代为官。
三国志曾有这样的记载,诸葛亮乃是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诸葛丰自幼聪慧,琅琊诸县人,西汉的官吏,早年在御史大夫贡禹的部下,后来就被举荐为文学仕御史。
汉元帝年间,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后来因功被封为光禄大夫。但诸葛丰为人正直,眼里容不得沙子,对待受贿的官吏毫不手软,又十分痛恨谄媚的小人,因此得罪了很多人。
后来被弹劾,降职为城门校尉,之后便郁郁不得志,最后被贬为庶人。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东汉末年为官,是当时的兖州泰山郡丞。但由于英年早逝,并没有太大的作为。诸葛亮八岁的时候,其父亲就去世了,于是诸葛亮跟随其叔父诸葛玄谋生。
诸葛玄后来被任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诸葛亮和其弟弟诸葛均,便陪同诸葛玄一起赴任。
后来朝廷又选派朱皓替代诸葛玄,诸葛玄因和荆州刘表有交情,便前往投靠刘表,只可惜不久病逝。
诸葛亮于是便在南阳躬耕读书,直到刘备三顾茅庐。
其次诸葛氏家族三国为官,地位显赫。
诸葛珪有五个孩子,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三子诸葛恪,三子诸葛均,又有两个女儿,可谓多子多福。
诸葛亮年幼博学多识,志向远大,长自此管仲乐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协助刘备火攻破曹,巧夺荆州,攻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继承其遗志,先后进行六次北伐,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忠于职守,被后人誉为千古一相,又被成为忠诚的代表,人臣的楷模,流芳千古。
诸葛瑾在东吴为官,也是当时的权臣。诸葛瑾逃难到东吴,恰巧遇见孙权的姐夫弘咨,并把他引荐给孙权,孙权便以宾客之礼相待,后来被任命为长史,又调任为中司马,并多成为联络刘备的使臣。
征讨关羽后,诸葛瑾被任命为妥南将代替吕蒙为南郡太守,并诸侯公安,封为宣城亭侯。
孙权称帝之后,又任命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兼豫州牧。为人中肯,能劝说孙权,深受百官喜爱。
再次三国后期诸葛氏后继有人。
诸葛恪为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他自幼便被称为神童,长大成人之后被封为骑督尉,孙登被立为太子之时,诸葛恪担任左辅督尉,辅佐太子理政。
赤乌八年(245年),陆逊去世后,诸葛恪被任命为大将军,掌握军权,孙权临终前,又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辅政大臣。
又曾率军与魏军在东兴之战取得大捷,威震天下,后来被加封为丞相、阳都侯。
只可惜后来他恣意妄为,出兵伐蜀连遭惨败。欲盖弥彰,又独霸朝政,后来托孤大臣孙俊联合吴主孙亮,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孙休继位后,又为诸葛恪平反。
诸葛诞也是汉司立校尉诸葛丰之后,诸葛亮的族弟,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曾随同司马昭一起南征北战,平定叛乱,官至征东大将军。
后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等人,夏侯玄、邓飏等也受到牵连,诸葛诞与夏侯林交情深厚,心担心被连累,于甘露二年(257年)起兵谋反,一度获得东吴的支持。
只可惜第二年便被镇压,大将军胡奋将诸葛恪斩首,并夷三族,其部下也壮烈牺牲。
诸葛瞻父子战死沙场,流芳千古。
诸葛瞻为诸葛亮独子,诸葛亮四十多岁才生得诸葛瞻,后来刘禅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诸葛瞻背后封为骑督尉,世袭了诸葛亮的爵为武乡侯。景耀四年,诸葛瞻与大将军董厥一起统领中央事务。
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诸葛瞻及其长子诸葛尚战死在绵竹地区,也算是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誓死保卫蜀汉政权,为后人称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