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3年,一个叫贾德森的美国工程师(科威特人),研制了一个滑动氏没紧装置,并获得了专利,这是拉链最初的雏形。这项装置的出现,曾对在高统靴上使用的扣纽扣钩造成了影响。但这一发明并没有很快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这种早期的锁紧装置质量不过关,容易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松开,使人难堪。
1902年,一家原来生产纽扣和花边的企业对贾德森的发明产生兴趣,他们买下了专利,注册了扣必妥商标,开始生产装在鞋上的拉链。但这家吃螃蟹的公司很快就走上了毁灭之路,其生产的扣必妥不是拉不上,就是打不开,有时又突然绷开,使消费者尴尬万分。名誉扫地的扣必妥成了滞销产品,这个第一家生产拉链的公司也因亏本而关门。
1912年,贾德森公司的雇员森德巴克对这种自动纽扣进行了改进,把链上的每个齿牙改成了上凸下凹的形状,这样齿牙能完全一一对应咬合,既不易卡住,也不易脱节裂开,并且有了一个新名字拉链(zipper)。
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进了这种粗糙的锁紧装置,使其变成了一种可靠的商品。他采用的办法是把金属锁齿附在一个灵活的轴上。这种拉链的工作原理是:每一个齿都是一个小型的钩,能与挨着而相对的另一条带子上的一个小齿下面的孔眼匹配。这种拉链很牢固,只有滑动器滑动使齿张开时才能拉开。
猜你喜欢
我国汉朝的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地动仪。这架仪器是铜铸的,形状像一个酒樽,四周有八个龙头,龙...
2023-06-09
17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造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盘相机。其基本思想是将一块表面有碘化银的铜板曝光,然后用水银蒸汽蒸,再用普通的盐溶液固定,形成永久的...
2023-06-09
13
斗地主起源于湖北十堰房县,据传是一位叫吴修全的年轻人根据当地流行的扑克玩法跑的快”改编的,由于其玩法简单、娱乐性强、老少皆宜的特点,使...
2023-06-09
49
在日本的各大餐馆、食堂处处可见一次性筷子。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约为257亿双,人均消费200双左右。同时,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产量仅占3%...
2023-06-09
50
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一生成就斐然,包括我们熟知的日心说、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加速度等经典力学的发现和论证。年青的伽利...
2023-06-09
17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是由王选主持的一项伟大发明,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典型代表。它的产业化和应用,废除了我国沿用数百年的铅字印刷。激光照排系统的研...
2023-06-09
1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