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这是一个自带流量的明星城市。
邯郸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古都。
邯郸诞生了邯郸学步,完璧归赵等脍炙人口的成语,是名副其实的成语之都。
邯郸也是太极之乡,邯郸永年是杨氏太极拳的发源地。
近年来,河北各市紧抓京津冀一体化的机遇,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三线城市的邯郸发展也是可圈可点,亮点纷呈。
城市综合实力大比武,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河北唐山、石家庄、廊坊、沧州、邯郸、保定分列第38、44、66、78、84、92位。
邯郸城市综合实力有目共睹,发展相当之快。
精钢是邯郸第一大工业主导产业,力争到2025年,精品钢材产能2000万吨以上。
邯郸的紧固件产业是河北十大特色产业。
邯郸是全国最大的紧固件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邯郸也有不少的发展困局,如邯郸经济总量不算太高,人均gdp靠后。
河北经济一哥唐山,早已一骑绝尘,不仅经济总量大,人均gdp也是第一,距离万亿gdp城市只差临门一脚。
省会石家庄也发展不俗,高歌猛进,站稳老二位置。
武术之乡沧州则位居第三,发展动能强劲。
邯郸经济总量位居河北第四,人均gdp属于河北中下等发展水平。
邯郸处于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最关键时期。
如果抓住机遇,可以瞬间超越沧州,但如果歇一歇,又马上会被保定弯道超车。
2022年邯郸各县市经济发展情况比对。
武安市经济总量以唯一超800多亿稳居第一,占邯郸全市的18%。
邯郸几个市辖区比如丛台区,复兴区等均未超过500亿元,和武安市相去甚远。
邯郸主城区经济首位度偏低,县域经济林立,各自为政。
邯郸没有一个核心发展龙头,似乎会制约邯郸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作为千万人口的邯郸市,城区人口只有194万人,只是ii型大城市。
很多常住人口不足五百万的城市,城区人口远比邯郸多,城市级别高出邯郸一两个档次。
邯郸城市化进程还是比较滞后,或者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县域经济林立,主城区经济首位度不高,城市级别偏弱必然导致邯郸城市竞争力不足。
邯郸区位优越,属于津京冀城市群联动中原的区域中心城市。
区位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自身发展不好,会成为反作用力。
邯郸常住人口高达941万,相较于1057万左右的户籍人口来说,邯郸人口至少外流了116万。
大量的人口流失似乎侧面印证了邯郸产业基础薄弱,转型升级依旧艰巨。
综上,加快主城崛起似乎成了邯郸发展最大的短板和不得不解决的困局。
强主城战略有很多选项。
首先还是要有效借助邯郸自身的区位优势。
邯郸是京津冀联动中原的区域中心城市。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邯郸发挥作为京津冀联动中原的先行地和紧密圈层。
可以承接京津冀大量产业转移和接受津京冀一体化的有效辐射。
可以积极布局大项目,好项目在主城区。
加速主城率先崛起,辐射带动下辖县级城市发展。
借力用力是一方面,其次还可以打造自身的都市圈形态的组团化发展。
以现有的中心城区和武安市,成安县为都市圈核心圈层。
联动下辖县级城市,加速县市区资源要素流动,优势互补,产业分工。
吸引县级优质资源流向中心城区和核心圈。
地级市优质医疗资源,教育资源下沉各县市,联动统筹发展,形成一个核心发展龙头。
加快形成主城核心发展龙头以便更好参与城市群之间竞争。
最后,等都市圈发展到一定阶段,适时考虑撤县设区,壮大主城区经济首位度。
从各县市区位和发展经济水平来看,武安市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撤县设区对象。
武安市是百强县,且和主城规划一体,同城融合之势渐入佳境。
假如能够撤县设区,能够一步壮大邯郸主城区经济首位度和迈入ii型大城市标准。
而武安市随后土地会大幅度升值,助推居民享受主城区的公共服务和待遇。
小结:
作为一个接近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加快主城崛起似乎是提升邯郸整体发展水平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邯郸提升竞争力之后,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发展水平也能为河北共同富裕,争先进位探索一条有益的途径。
祝福高质量发展的邯郸市,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