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简称液化气)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易燃气体,它们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因为人员对其使用不当而发生一定的危险。
那么在日常使用天然气和液化气这两种易燃气体时,如何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事故呢?
一、通过破坏易燃气体的爆炸条件避免事故
易燃气体发生爆炸需要满足3个条件:
1、一定浓度的易燃气体;2、足量的氧气;3、点火源。
只有在上述三种条件完全具备时,易燃气体才会发生爆炸。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分别是5%~15%、1.5%~9.5%。
也就是说,这两种易燃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在爆炸极限区间内,才有可能发生爆炸,多了少了都不能达到爆炸的条件,即使达到了,没有火源将其引燃,易燃气体也是不会发生爆炸的。
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利用以下方法来避免易燃气体爆炸事故,分别是:
1.通风;
2.避免明火;
3.真空储存。
在使用燃气的场所做到实时通风,就可以避免易燃气体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这样仅有极少的易燃气体在空气中时,即便遇到明火也是不会爆炸的。
其次便是大家都知道的避免明火,包括电器的开关、甚至自动启动的电冰箱等,都可以根据易燃气体的这一特,通过合理设计来让这些点火源远离厨房等易燃气体使用场所。
至于第三点真空保存大家在日常使用易燃气体时涉及不到,我们的天然气管道、液化石油气瓶都是没有空气的,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二、了解易燃气体的密度,合理设计和使用燃气设施
天然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液化石油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是这两种易燃气体的基本物理形态。利用它们的这种特点,设计人员和用户可以采取相对应的安全设计方案。
比如使用天然气的场所,通风口适合布置在上方、液化天然气使用场所的通风口适合布置在墙脚。
易燃气体报警器的布置也可以根据这两种气体的密度设置在高、低两个不同的位置。
三、远离人员和避免易燃气体聚集的常见措施
在燃气使用场所的设计中,禁止燃气表和管道密封在橱柜内、禁止暗埋,是避免发生易燃气体爆炸事故的有效手段。
而禁止开放式厨房(厨房必须设置门)、以及易燃气体管道远离人员休息和居住的区域等,则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易燃气体发生爆炸时对人员的伤害。
以上设计方式不仅是出于安全考虑的设计技巧,同时也是国家燃气设计相关规范中的硬性规定。
根据易燃气体的物理特性,我们不难分析出一些实用的排除安全隐患的方法,特别是家装设计和燃气设计,遵守客观规律。
尽可能将安全因素放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使用的第一位,是避免燃气事故,保障家人和自身健康的重要原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