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是指在银行、证券、期货、外汇等金融市场上,由于某种内部或外部原因,造成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恶化,出现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甚至经营风险,导致经济系统和金融市场的严重震荡和动荡的一种现象。
自工业化以来,金融危机在社会经济系统中重要的事件之一。在过去200年的时间里,全球金融市场曾经出现过多次的金融危机,其中最严重的三次金融危机分别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和21世纪初。
第一次金融危机——1880年代的“长萧条”
19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美国等国家经历了一次持续多年的金融危机,被称为“长萧条”。这次金融危机由于多方原因引起,其中以美国的铁路建设大泡沫为最为突出。
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工业发达,交通建设日益完善,尤其是铁路的发展,促进了西部和东部地区的经济联系。铁路公司成为当时美国经济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很多人因为投资铁路公司而成为了巨富。
然而,铁路建设的疯狂发展和无节制的投资最终导致了资金的严重浪费和浪费。
随着铁路公司的投资越来越多,原本繁荣的市场开始下降,股票价格急剧下跌,大量的股票持有者破产,投资者纷纷抛售他们手头的资产。
“长萧条”给欧美许多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了破坏性打击。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当时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也影响到了全球经济体系。
事实上,“长萧条”直到20世纪初也是影响全球的,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国际经济关系。
第二次金融危机——1970年代的能源危机
20世纪70年代,全球生产能源的主要国家遭遇了油价暴涨和石油水平的减少,被称为“能源危机”。 能源危机的爆发带来了持续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由多种因素引起。首先,石油的生产和价格受到了欧佩克的控制;
其次,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成本上升,也使得企业的成本上升。此外,国际贸易的失衡,政治冲突和战争等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废除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导致了石油价格、通货膨胀和经济速率都大幅度波动。
当时,全球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紧急政策以应对能源危机,如发行货币,消费稳定化以及加强国际协商等政策。
能源危机的爆发,导致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这场危机最终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进而改变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社会面貌。
第三次金融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全球经济的衰退。这场金融危机是目前为止最为严重和复杂的一次危机。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由抵押贷款市场的过度放贷和市场监管不到位所致。在住房泡沫的幌影下,金融机构将大量的次级贷款捆绑在一起变成了债务证券,并销售给投资人。
随着市场信心崩溃,这些贷款的实际价值暴跌,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
2008年9月15日,跨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此事件直接引爆了全球金融市场。
随着银行和企业的倒闭,全球经济遭受了变态严重的打击。此后,一些国家采取了野蛮行动来挽救本身的金融体系,导致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向各个方向扩散,成为影响全球的一次深刻冲击,对全球经济带来了持久的恶劣影响。
总结
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和影响,改变了不少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面貌。19世纪80年代的“长萧条”、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以及2008年的次贷危机都是金融危机的典型代表。
虽然过去已经有多次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教训,但是我们尚不清楚是否还会再次陷入到新的危机中去。
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金融市场并且更加注意投资的风险。只有不断提高个人的风险意识,才能让我们在面对未来金融危机时能够迅速应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