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礼仪之服饰礼仪的基本原则:
服饰礼仪是一种文化,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服饰具有极强的表现功能,在社交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服饰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涵养。
服饰可以展示个体内心对美的追求、体现自我的审美感受;服饰可以增进一个人的仪表和气质,所以,服饰是人类的一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服装的最大功能是能帮助人们建立自信,帮助穿衣者沉着自如、优雅得体地表现自己,保持在各种场合下具有镇定自若的心态。
而服饰礼仪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了相互表示尊重与友好,达到交往和谐而体现在服饰上的一种行为规范。
在社交场合,要想塑造一个真正美的自我形象,首先就要掌握服饰的礼仪规范,让得体的穿着佩戴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美学修养,以获得更高的社交地位。
服饰礼仪的原则
服饰是人形体的外延,主要包括各类服装和饰品,在人际交往中,服装被视为人的“第二肌肤”,不仅可以遮体御寒,发挥多种实用性功能,还可以美化人体,扬长避短,展示个性,发挥多种装饰性功能。
不仅如此,在正式场合,它还具有反映社会分工,体现地位、身份差异的社会性功能,因此,在社交场合,一个人穿戴什么样的服饰,直接关系到别人对他个人形象的评价。
正如意大利着名影星索菲亚·罗兰所说:“你的服装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人物,它们代表着你的个性。
一个和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
莎士比亚则进一步强调:“服装往往可以表现人格。”
服饰穿配虽说由于每人的喜好不同,打扮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而正是这样也成就了五彩斑斓的服饰世界,但根据人们的审美观及审美心理,其中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可循。
1、整洁原则
整洁原则亦即整齐干净的原则,指在任何情况下,服饰都应该是整洁的。衣服不能沾有污渍,更不能有破洞,纽扣等配件应齐全。
衣领和袖口处尤其要注意整洁。这是服饰打扮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个穿着整洁的人总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并且也表示出对交往对方的尊重和对社交活动的重视。
但整洁原则并不意味着时髦和高档,只要保持服饰的干净合体、全身整齐有致即可。
2、个性原则
个性原则,是指一个人的年龄,气质、爱好、性格等因素在服饰外表上的反映构成的个性特点。
服装的美是以人自身的美为基础的,因此在挑选和穿着衣服时,一定要与自己的体型、肤色和个性气质相协调,以便更好地发挥服装的修饰作用来衬托自己的个性美。
我们大多数人往往是高、矮,胖、瘦各有不同,人的个性气质千差万别,穿衣服的风格自然就会各不相同。
只有结合自已的个性气质选择和穿着服装,才能使服装和自己的个人气质相互衬托、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展示独特的个人魅力。
选择服装因人而异,着重点在于展示所长,遮掩所短,显现独特的个性魅力和最佳风貌。
3、和谐原则
所谓和谐原则也就是协调得体原则。即选择服装时不仅要与自身体型相协调,还要与着装者的年龄、肤色、身份等相配。
如年长者,身份地位高者,选择服装款式不宜太新潮,款式简单而面料质地则应讲究些才与身份年龄相吻合。青少年着装则着重体现青春气息,朴素、整洁为宜,清新、活泼最好。
服饰的选择还要兼顾时间、地点,目的。即着装要与时间、季节相吻合,符合时令;要与所处场合环境,与不同国家、区域、民族的不同习俗相吻合;还要根据交往目的、交往对象选择服饰。
总之应力求使自己的着装及其具体款式与着装的时间、地点、目的协调和谐。
4、三色原则
服饰的美是款式美、质料美和色彩美三者完美统一的体现,形、质、色三者相互衬托、相互依存,构成了服饰美统一的整体。
而在生活中,色彩美是最先引人注目的。
一般来说,全身着装颜色搭配最好不超过三种,而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调,加上陪衬色和饰物点缀即可,这可以叫做服装配色的“三色原则”。
一定要避免多种颜色混用,乱而无序,破坏整体的着装效果。
要实现着装配色的整体协调,一般情况下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选用套装,保证上下服装同色,然后再选用一些与套装颜色协调的佩饰加以点缀。
二是用同一色系或相近色系的不同色调进行搭配,效果也会比较协调,但要特别注意颜色的明暗度差别,对明暗度差别把握不好,会产生断层的感觉,也会使服装显得很刺眼。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对比色搭配,比如红色与黑色或白色,黑色与白色,红绿色、白色与紫色等等。
都可以进行对比搭配,如果这种方法运用得当,会产生相映生辉、清新明快、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
总之,服装的整体色彩搭配,要综合考虑色彩本身的效果、色彩与人自身的体型肤色、年龄等因素的相协调,以及服装颜色与自然季节的和谐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