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的三首诗,霸气弥漫长安
黄巢(820年-884年),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第一首: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若我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秋风飒飒摇动满院菊花,花蕊花香充满寒意,再难有蝴蝶飞来采蜜。
若是有朝一日我成为了司春之神,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同时在春天盛开。
第二首:
《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黄巢率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围困长安,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队伍。
透过那盛开的黄色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色铁甲军,即将攻陷长安的磅礴气势。
历来咏菊者甚众,但多为意境高远,避世消难的象征。唯有黄巢,以不可匹敌之势,改写了菊花的风采,令他在隐士的气质上,增添了战士的豪迈。
第三首: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杆看落晖。
关于黄巢的结局始终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战死疆场,也有人说他削发为僧,出家的传说便源于此诗。
曾经心如狂草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脱掉了铠甲,换上了僧衣。从俗世入佛门,看似只是一步之遥,却是从戎马倥偬的波澜壮阔,变为佛门清修的静如止水。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杆看落晖。”天津桥上,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居然没人再认识。独自倚着栏杆,看落日余辉,英雄迟暮的岁月,挽不住韶华流逝的悲哀。
曾有过金戈铁马的豪壮,纵横江湖的霸气,曾有过生命炙热的痛与乐,爱与恨。
回首已是千疮百孔,他的人生定然会有许多常人不能体会的妙悟。
余晖散尽后,黄巢是否还能记得童年的那些梦想,冲天香气的誓言;又或者也偶尔能怀念起他那灿如金菊的光辉岁月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