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四大种姓分别是什么

2019年,取材于真实案件的电影《第15条》上映,引起了印度社会的广泛关注。

整部剧情的根源在于三名少女属于低种姓贱民而爆发的惨案,尽管印度在1947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一制度仍对印度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种姓观念根深蒂固

种姓的梵文是“varna”,代表“肤色”,后来引申为“所出生的族姓”。

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自中亚入侵南亚次大陆,驱逐原住民达罗毗荼人。由于雅利安人是白种人,他们将肤色较黑的达罗毗荼人称为“达萨”,为了便于区分,建立了种姓制度。

上图_ 印度四大种姓:持乐器的婆罗门、持武器的刹帝利、持秤的吠舍、持瓶子的首陀罗。

马克思曾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形式是种姓制度。”表明种姓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维持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雅利安人内部出现了分化。

在婆罗门教圣典《梨俱吠陀》中描述,当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普鲁沙时,“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他的双臂变成了罗惹尼亚, 他的双腿变成了吠, 他的双脚生出首陀罗”

“婆罗门”是掌握宗教的祭司阶层,“罗惹尼亚”即“刹帝利”,以部落首领和武士为主的军事阶层,“吠舍”主要是从事农牧工商的平民,“首陀罗”意味着数量众多的奴隶。前三个种姓称为“再生族”, 首陀罗则是“一生族”。

另外,还有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旃陀罗”,这些人就是“贱民”。

《第15条》开始之初,警官阿扬路过一个低种姓村庄,想下去喝杯水,属下担心他被贱民的影子污染,予以阻止。

这一细节足以证明,种姓制度深植于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

上图_ 19世纪初的天城文梨俱吠陀手抄本

种姓政治司空见惯

种姓制度的最大特征在于职业世袭和内部通婚,这明显不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

从人口数量上看,婆罗门约占5%,刹帝利约占4%,吠陀约占2%,首陀罗占比最高,达45%,贱民约占18%。前三个种姓长期垄断国家政权。

19世纪,英国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采取削减婆罗门特权、推行文官考试以及禁止种姓干涉婚姻等措施、对种姓制度进行分化瓦解。可是,这些措施无法动摇印度乡村以种姓为基础的种姓会议。

它由本种姓的年长者组成,具有处理本种姓集团内部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权力,并有权对各种犯罪做出裁决。高种姓会议不仅有权处理本种姓集团内部的相关案件,还可以插手低于本种姓的其他种姓集团内的案件。

1858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公开承认尊重印度种姓制度的习惯,宣告殖民政治改革向种姓制度的屈服。

上图_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称“圣雄甘地”

20世纪30年代,圣雄甘地提倡提高贱民地位,发动“哈里真”运动。他坚持认为应该把贱民改名为“哈里真”,意思是“上帝所爱的人”。1947年,印度独立后,颁布废除种姓制度的法律。

《第15条》说的就是《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禁止宗教、种族、种姓、性别、出生地的歧视,所有公民不因其种姓而在进入和使用商店、餐馆和公共水井等方面受到限制。”

印度先后推出一系列法律,旨在减轻种姓制度的负面作用。

在现实中,法律上并未根除种姓制度,反而以宗教文化的形式予以保留,种姓的区分用不公开的形式保留下来。随着低种姓及贱民政治觉悟的提高,纷纷组建政党。

很多政党通过拉拢特定种姓的选民或提名主导种姓候选人,用种姓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带有种姓的政治无疑加深了印度政坛的裂痕,阻碍了国家的民主进程。

上图_ 19世纪英国人所绘的拉吉普人

种姓经济熟视无睹

《第15条》中,三名少女和工厂主的雇佣关系,显然象征着印度的种姓经济。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影响,种姓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再生族”大多成为了农场主和高利贷者,首陀罗从事手工业者和佃农,贱民成了贫农和雇农的主力。

据统计,2002年,5%的高种姓集团控制着国家财富总值的32%,2012年,这一比例增长至47.6%。2019年,10%的高种姓集团控制着国家财富总值的60%。

而在贱民中,雇农占35%,佃农占45%,还从事清洁、捕鱼、收尸、做苦力和耕田等工作。

上图_ 尼赫鲁 与 甘地

出生婆罗门的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指出:“种姓制度及其相关的许多东西是完全不协调的、反动的、拘束的, 并且是进步的障碍。

在它的体制之内是不可能有地位上和机会上的平等的, 也不可能有政治上的民主, 更不可能有经济上的民主。”

同时他又认为:“在印度人们保持着种姓制的条件下, 印度终归是印度; 但是从他们与这个制度脱离关系的那一天起, 印度就不复存在了。”在这种矛盾思想的左右下,印度经济进展缓慢。

同样是人口大国的中国,2019年GDP14.36万亿美元,印度GDP2.85万亿美元,两者相差5倍。种姓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严重制约了印度经济规模的扩张。

上图_ 印度种姓的划分

  • 种姓教育顾此失彼

《第15条》中,高种姓的阿扬警官接受过高等教育,而印度社会中90%的贱民是文盲。在印度人口中,82%信奉印度教,其教义规定婆罗门是知识的垄断者,低种姓没有平等求知的权力。

英国统治时期,大力兴办西式教育,用来打破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印度独立后,提倡全民教育,反对婆罗门对知识的垄断。

尽管如此,教育始终笼罩在种姓制度的阴影之下。在大学里低种姓的学生仍占少数。

不同的种姓有不同的大学,如婆罗门大学、林格亚特大学等,这些大学只收本种姓的子女上学,而且同一所大学里,不同的种姓把持着不同的系。

例如巴特大学历史系、地理系和生物系由卡亚斯坦种姓控制,婆罗门种姓操纵政治系和哲学系,中等种姓把持商业系和英语系。

上图_ 肤色为印度种姓制度最显眼的种姓特点之一,偏黑肌一般为低种姓人群

种姓制度对传统职业的要求,扼杀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不利于印度教育的发展。2019年,印度的文盲率高达26%,成年人文盲多达2.87亿,是全世界文盲最多的国家。

种姓的羁绊下,教育严重缺失,进一步迟滞了印度整体实力的壮大。

《第15条》尾声时,阿扬警官和一群人坐在地上,分享食物,丝毫没有种姓歧视。影片对种姓制度进行了自我剖析,严厉批判了这一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尼赫鲁说过:“只要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印度就不能在世界文明国家中占据应有的地位。”相信现代文明的光辉终将驱散种姓制度的阴霾,给印度带来光明。

版权声明
印度四大种姓分别是什么”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
西印度群岛位于哪里

西印度群岛位于哪里

西印度群岛位于大西洋及其属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之间。西印度群岛总面积约为24万平方公里。西印度群岛是由1200多个岛屿和暗礁、环礁组成。1、...

2023-03-25 80
什么是财务制度

什么是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亦称“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工作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和标准等的总称。一般由国家和地方财政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制...

2023-03-22 22
资金管理制度是什么

资金管理制度是什么

资金管理制度是企业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而设计的一系列制度的统称。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资金效益,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从而确保企业的持...

2023-03-18 22
房贷延期还款影响征信吗

房贷延期还款影响征信吗

房贷延期还款,如果房贷拥有还款宽限期,并且宽限期与延期几天的时间重合,那么宽限期内不会影响征信,用户只要在宽限期内进行了还款操作,银行会视为用...

2023-03-10 27

对“印度四大种姓分别是什么”一文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