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艺原理的综合性论著。
而且,《茶经》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茶经》作者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 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
以上是对陆羽的概括性介绍。
以下我们通过几个事,几首诗来了解一下陆羽。
陆⽻⽣活在安史之乱的时代。⾯对祖国⼭河破碎,⼈民流离失所,陆⽻悲愤地写出了《四悲诗》,他“⾏哭涕泗”,表现出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云:
欲悲天失纲,胡尘蔽上苍;
欲悲地失常,烽烟纵虎狼;
欲悲民失所,被驱若⽝⽺;
悲盈五湖⼭失⾊,梦魂和泪绕西江。
对于养育他长⼤的智积禅师,陆⽻终怀感恩之⼼,当他得知智积禅师圆寂的消息后失声痛哭,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六羡歌》。诗云:
不羡黄⾦罍,不羡⽩⽟杯;
不羡朝⼊者,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曾向竟陵城下来。
这⾸诗既表明了陆⽻对茶道的执着追求,⼜表达了他对恩师的深切怀念。
陆⽻的《茶经》付梓后名满朝野,皇帝封他为“太⼦⽂学”,他婉辞圣命,⼜封他为“太常寺太祝”,他⼜拒不上任。他⽤⼀⾸《戏作》充分表达了⾃⼰视荣华富贵如浮云的清⾼。他写道:
乞我⽩万⾦,封我异姓王;
不如独悟时,⼤笑任轻狂。
陆⽻不仅是茶圣,⽽且是情圣。当他的红颜知⼰李季兰沦落风尘并且姿容早衰,体弱多病时,陆⽻仍然对她⼀往情深,经常起早贪⿊去嘘寒问暖。
对此,李季兰写有《湖上卧病喜陆鸿渐⾄》做了详细记载:“昔去繁霜⽉,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醉,此外更何之?”
对于友情,陆⽻更是我们的榜样,据唐书记载:“天下贤⼠⼤夫,半与之游。”即当时全国有⼀半的贤达⼠⼦都和陆⽻交朋友。
其中陆⽻与著名诗僧皎然和尚“⽣相知,死相随”结为缁素忘年交,更是传颂千古的美谈。陆⽻终⾝视皎然为良师益友,皎然圆寂后,陆⽻写了⼀⾸诗追忆他们的友情:
万⽊萧疏春节深,野照浸寒瑟瑟⾝;
杼⼭已作冬令意,风⾬谁登三癸亭;
禅隐初从皎然僧,斋堂时溢助茶馨;
⼗载别离成永诀,归来黄叶蔽师坟。
公元804年陆⽻去世后,朋友们按照他的遗愿把他埋葬在皎然的墓塔附近。
⼀代茶圣⼊⼟为安了,但是陆⽻的《茶经》和诗词永远流传在⼈间,在如今红尘滚滚的社会中,我们读⼀读陆⽻的诗,不仅有利于了解茶圣的情怀和茶道的精神,⽽且可以了解怎样才能成为⼀个真正的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