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我国文化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颗文学明珠,108位绿林好汉如同一颗颗璀璨明星闪耀施耐庵铺就的历史长空中,一段段曲折离奇的忠义故事让古今无数读者流连忘返。
《水浒传》描绘了荡气回肠的英雄本色,也留下了诸多无奈可悲的遗憾。
本是乱世豪杰的一群梁山好汉大都未得善终,跟随宋江的脚步成为迂腐朝廷的附庸,在奸人迫害之下,最终走向分崩离析,令人唏嘘不已。
一、曾经的官府败类戴宗
《水浒传》在我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施耐庵在书中刻画了乱世中靠武力谋生的一众英雄豪杰。
但他们却在宋江的错误带领下走上招安之路,即便在朝堂上低声下气,在统治者的眼中他们仍是眼中钉,肉中刺。
众多梁山好汉最终也都是死的死,伤的伤,结局圆满者少之又少。梁山好汉中也有几个人看透了宋江的为人,早早退出梁山。“神行太保”戴宗就是其一,此人上梁山前是个贪官,上梁山后看清宋江为人,急忙选择下山保命
戴宗是宋江的心腹,他原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戴宗在上梁山之前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俗称监狱看守所所长。官虽不大,管的人可不少,人人都尊称他为“戴院长”。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戴宗善于使用手中的小小职权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宋江被捕,分配到江州时,就到了戴宗的手中。同行的囚犯们都十分识趣,主动给戴宗送上了银两贿赂,只有宋江无动于衷,装傻充愣。
没有拿到“贿赂钱”的戴宗十分生气,直接到狱中找到了宋江,光明正大地索要银两,宋江仍旧严辞拒绝,暴怒下的戴宗要行使私权,杖打宋江。“你说不该死,我要结果你也不难,只似打杀一个苍蝇。”这便是戴宗气急之下对宋江说出的话。
由此可见,没上梁山前的戴宗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府败类,贪污受贿手到擒来,且十分嚣张跋扈。从戴宗威胁的话中也可以推测出,以前他没少干草菅人命的事。
但是戴宗此人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十分讲义气,他与“智多星”吴用是至交好友。早在宋江到江州之前,吴用就给宋江准备了给戴宗的书信。
宋江掏出书信后,戴宗马上对宋江的态度马上就发生了转变,两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识,成为好友,宋江在戴宗的照顾下暂时过上了较为安稳的日子。
不难发现,戴宗上梁山之前的日子是十分滋润的,贪污腐败的戴宗不愁吃喝,山高皇帝远,也没人可以管到他。那戴宗为何放弃了这样的安逸生活,选择上梁山呢?因为宋江。
宋江
二、戴宗舍命救宋江
宋江到江州不久后就在浔阳楼醉酒,题写了有关造反的诗词,被官府逮个正着,再次锒铛入狱,不同于上次被戴宗解救,这一次的宋江犯了大忌,落到了蔡德章手中。
戴宗听闻此事后心急如焚,恰巧他也是审理宋江的官员之一,他便当起了“间谍”,偷偷赶往牢狱中,指点宋江要装疯卖傻,然后又火速赶回官府。
不料宋江的装疯卖傻被人识破,罪加一等,被打入了死牢。戴宗上司蔡德章不敢私自处死宋江,就派戴宗送信去京城,请示是否可以处死宋江。
蔡德章
戴宗拿上书信,火速赶往梁山,与众多梁山好汉商量之下,决定伪造京城回信,却不料被识破,这下戴宗也被冠上了私通梁山的罪名,被打入了死牢。
原本风光无限的戴宗也因此和宋江一同沦为阶下囚。最终因为梁山好汉劫法场成功,才将两人救出。可戴宗再也无法过从前的舒适的日子,只能加入梁山,共谋大业。
从戴宗竭力救助宋江的行为中不难看出,戴宗虽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府败类,可他也是一个十分讲义气的人,他甘愿为了拯救宋江放弃安逸生活,甚至差点与宋江一同共赴黄泉,配的上“忠义”二字。
梁山就如同一个“缩小版”的朝堂,派系之争、权力之争也是暗潮汹涌。自上梁山以来,戴宗从前的锐气和铜臭味就已经消失不见,戴宗成为了宋江的忠实拥护者,他认为宋江是一个值得自己追随的领导者,为宋江鞍前马后,鞠躬尽瘁。
三、戴宗看透宋江为人 明哲保身
戴宗却在之后的朝夕相处中看清了宋江的为人,预料到了梁山好汉会不得善终,急忙选择下山保命。戴宗看清了宋江对待自己的态度。戴宗虽然在梁山好汉中的排名很高,但是他作为宋江的亲信,始终不能进入梁山权利的核心。
因为戴宗有“日行百里”的本领,宋江把戴宗安排成了专门刺探情报、传递消息的人,戴宗任劳任怨,屡建奇功,但是宋江就只是将戴宗当作自己的作战工具,没有提拔他的想法。
不但如此,戴宗也沦为了宋江手中巩固权力的工具。宋江在晁盖死后,成功掌控了梁山的控制权。不同于晁盖,宋江一直想要促成梁山归顺朝廷,引领梁山好汉们走上招安之路。他的这一想法自然而然遭到了很多梁山好汉的反对。
宋江
宋江便将忠心于自己的戴宗作为一个“特务”,安插在梁山好汉之中。戴宗监视那些反对宋江招安的人,并将他们一言一行都报告给宋江,正是有了这些情报,宋江才能够分别对这些人进行处理,最终得偿所愿,顺利带领众人归顺朝廷。
而在这一过程中,宋江阴险狡诈的一面已经在戴宗的面前展露无疑,宋江表面上忠义宽厚,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未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一个虚伪的小人。
宋江在为了收服秦明,竟然将其一家人杀光,并活活烧死很多百姓,只为了嫁祸给秦明,可谓是心狠手辣,未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多年相处之下,戴宗也看清了宋江对待整个梁山的态度。在宋江的眼中没有忠义道德,梁山众多兄弟的努力在宋江的眼中也只是他向朝廷谋求权力的筹码。
宋江将招安这件事想得太过简单,即便是真正归顺了朝廷,统治者们又怎会容许这一群逆贼的存在?
势必会暗中打压,一众兄弟们注定会难得善终。已经看透宋江的戴宗认为自己无愧梁山,不愿意自己战死沙场,于是便以做了不祥之梦为由,离开了梁山保命。
梁山一众好汉的命运也确实如戴宗所预料,他们大多数都战死于沙场,曾经的好友宋江、李逵最终也惨遭毒害,与他们相比,早早下山的戴宗的结局算是十分圆满。
知人知面不知心,戴宗表面嚣张跋扈可心中忠义大过天,宋江满嘴仁义道德实则虚伪狡诈,真正想要了解一个人要深究其心,察言观色、为人处世是一门学问,路遥知马力,日久方能见人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