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好中秋,好晚稻”是啥意思?原来中秋天气对收成有影响!
不得不说,实践出真知。在农村有很多谚语,都是通过农民们总结而得。日积月累的总结,在没有天气预报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判断接下来农作物或者是天气的走向好坏。
像我们熟悉的“瑞雪兆丰年”,在合适的时间下雪,能预示着在来年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立春落雨,一年多雨”,在立春这天下雨,这一年可能雨水天气会变多。除了这些,流传的谚语还有很多,而且对农民活动有着指导意义的。
中秋到来,包括在这天,都有很多相关的谚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好中秋,好晚稻”这句谚语,这是一句,关于天气和收成的农谚。大多数的农村谚语,都是与节气或者是庄稼有关。
这些农谚凸显出了农民的智慧,那么“好中秋,好晚稻”究竟是说的什么呢?它有是对人们什么样的启示?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
“好中秋”:
中秋时节,天气渐凉,因为这是,全国天气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变大,气温也在下降,全国各地气温通常都在30℃以下,这是非常舒服的天气状态。
而且中秋节和秋分离得很近,秋分的到来,意味着南方的天气也步入秋天;此时全国各地正式进入秋天。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也即将来临。
“好中秋”实际上就代表着,中秋这天的天气,中秋的天气好的话,就是说的“好中秋”。如果在八月十五下雨的话,就预示着有冷空气活动,大气层的冷暖空气相遇交锋导致降雨。
在八月十五这天下雨的话,那么未来的天气,有可能都是不好的多。因为古人研究天气,都是以30天为倍数寻找的规律。
中秋天气如果不好,未来的天气状况也会影响到收成。如果这天是晴天,那么未来的日子也将还算乐观,有助于庄稼的成长和收成。这些都是通过常年的生活经验所总结出来的。
“好晚稻”:
“好晚稻”这个问题要想搞清楚,什么是晚稻。水稻因为气候环境的差异分为早稻、中稻以及晚稻三种。晚稻,顾名思义说的就是播种较晚的稻子。
晚稻通常在6月中下旬播种,它的生长期,一般为150-170天。晚稻的收获季节在十月中上旬左右。
十月中上旬离中秋大概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按照古人推算的规律也就是在30天之后。如果中秋这一天下雨,那么这个月晚稻的生长都会受到影响。
冷空气的活动,使得天气温度变低,光照变弱,水稻成长速度变慢,光合作用产物变少,花粉发育受到影响。
低温天气过长,花粉成熟发芽将变得困难。即使是受精成功的花粉也会受到影响,而且有可能由于温度、光照不足,阴雨天的影响,它的养分得不到满足,发育不完全,变成秕粒。
2021年10月8日就是寒露。秋季冷空气的进入,使得稻谷抽穗的时间变得更长。稻谷的产量也会变少,或者是出现瘪粒、空壳的情况,这些都会是稻米减产。
中秋和秋分、寒露季节离得都很近,所以中华这一天的天气,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当然,天气变幻无常,晚稻的好坏,也是说不清楚的。因为影响因素实在太多。
对中秋天气做出判断,是为了能对晚稻成长的好坏做出大体估计。“好晚稻”说的就是,晚稻成长的情况,是好是坏了。中秋如若是个好天气,那么晚稻也大有可能得到一个好收成。
结语:
“好中秋,好晚稻”这句谚语的意思你明白了吗?不止是农民吧,我相信很多人,也在祈祷中秋能有个好天气。
毕竟,好不容易放个假,好不容易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如果天公不作美的话,多少有些遗憾。
在中秋这几天,不论是什么活动,不论是赏月也好,还是出去游玩也好,天气好的话,心情也会很好。这个假也才放得有意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