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作为一种小杂粮,过去也是农村常见的一种农作物,由于高粱生长环境适应性强,因此常被农民见缝插针般的种植在地头、沟边等一些边角地带。
农民种植的高粱不仅是食用高粱米,并且高粱穗子和高粱杆子,也都是农村生活当中常用的一些用品。
比如说,高粱杆子可以用来织帘子,糜子能用于编制凉席,高粱穗子可用于刷锅等使用,因此,在过去农村高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农作物。
然而时至今日,在农村却很难再能够见到高粱生长了,那么,现在农民为什么都不愿意种植高粱了呢?其实就因为3个原因。
一、食用价值不高,用途减少
高粱虽然也是一种粮食,但是它属于是粗粮,口感和细粮相差还是比较大的,人们都并不爱吃,虽然高粱可以用于造酒,但是在生活当中高粱的食用价值并不高。
过去农村常把高粱杆,高粱穗用在制作生活用品上,但是相对来说制作流程比较麻烦。
现在已经完全有了可以替代高粱制作的生活用品,因此高粱杆的使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
二、产量不高,价格不贵,收获麻烦
虽然说高粱适应环境比较强,但是其产量并不高,价格也不算贵,收获时还比较麻烦,因为高粱有时候不一次性成熟,还需要分批收割,这也给目前快节奏的农村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因此,农民慢慢的也就不愿意种植了。
既然种植高粱产量不高,价格又不贵,收获的时间还耗费人力较多,在同等的条件下,农民也就放弃了种植高粱,选择种植其它比较省事,省工的农作物了。
三、鸟吃非常严重
高粱是鸟类非常喜欢吃的一种农作物,过去农村种植的比较多,即便是被鸟吃一些也并没有大的妨碍。
现如今大多数农民都不种植了,如果偶尔有一家种植高粱,可以说到不了高粱成熟籽粒就没有了。
这也是因为目前田野里能供鸟类吃的食物减少了,种植高粱难以有保障。
因此,即便还有个别农民想种植,但苦于无法看得住鸟,也只好就放弃了。
其实在农村不仅仅高粱没有人愿意种植了,还有其他的小杂粮,农民种植的也很少了。
比如说过去在农村常有种植的红小豆(赤小豆),绿豆等农作物,最近几年,在农村田间也很难见得到了。
如今在我当地的农村,田间种植的基本上都是大田作物,像冬小麦和夏玉米这两种农作物最多。
因为这些农作物当下基本上不需要人工种植和收获,非常省事和省时间。
这也是因为由于农业生产所能获取的利润较低,农民不愿意在耕种上耽误更多的时间,都把精力和时间用于了打工上。
这样能获取比种植杂粮等更高的收入,在收益高低不同的作用下,农民大多数都会选择种植比较省事,省工的大田粮食作物了。
通过农村在农业种植上的变化,也说明了农民也都会算这个经济账了,哪里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也就会朝着哪一方面进行发展。因此,像高粱等小杂粮这些农作物,最终被农民所淘汰,也将是必然的结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