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所谓的”一女乱三曹“的典故。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熟识三国的朋友,以及喜欢玩“三国杀”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这句词,它出自曹植的《洛神赋》,他写这首词只为一人:甄宓。
甄宓便是这“一女乱三曹”中的那一“女”,而曹植便是其中一“曹”,另外两曹则是他的父亲曹操,哥哥曹丕。

其实甄宓这个名字并不确切,她的名字并没有留下,历史上只有“甄夫人”,和“文昭甄皇后”的记载。
甄宓生在邺城,从小就已经惊艳绝伦,有一天在家中裸睡,母亲进了房门,见她后背如羊脂白玉般无暇,让母亲都有些嫉妒了,就这样,甄宓美的让女人嫉妒,让男人着迷的美名不胫而走。
就这样一个绝世佳人成年后,提亲的人自然是络绎不绝,但最终成功的却是“四世三公”的袁绍家的二公子袁熙抱得美人归。
官渡之战爆发,曹操战胜了袁绍,曹军一鼓作气,吞并袁家城池,而负责进攻袁绍老窝邺城的正是曹丕,第二个“曹”出场。
他是三曹的胜利者,第一个进入邺城,俘虏了蓬头垢面的甄宓,惊为天人,马上收作自己的侍妾。
这是第三个曹,也就是老曹,曹操看到了甄宓,气的想抽自己俩耳光,心说,早知道自己打邺城了,现在大美人成了儿媳妇,也不好意思抢了。
甄宓甄氏为曹丕生了个儿子,叫曹叡,是曹丕的继承人。
事实上,曹丕并没有珍惜甄氏,在新鲜感过后,便将其冷落,不久后,曹操病死,曹丕窜了汉室皇位后,当上了皇帝,美女也就更多了,一度宠幸过郭皇后,李贵人,和阴贵人,甄氏在后宫被冷落。
有人说,是甄氏在后宫被冷落后,与小叔子曹植开始互通情愫,两个人都是才貌双全,且当时的曹植也十分失意,两个人情投意合,相见恨晚。
最终曹丕还是撞见了曹植和甄宓的不伦恋,大怒之下,将甄宓赐死,大美人香消玉殒。
甄宓老曹已死,二小曹也正因甄宓而再无和睦的可能,”一女乱三曹“的说法当真确切。
曹植被关押后流放,期间写下了《洛神赋》,当然,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的更加毫不保留,没错,就叫《感甄赋》。
这首赋流传天下,被世人称赞。
不久,曹丕病逝,曹叡登基,将母亲追封为文昭皇后,也看到了这首《感甄赋》,为了避去母亲的名讳,改成了《洛神赋》。
后人也因此把甄氏认作”洛神“了。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