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由来30字

植树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植树节为每年公历的3月12日,这一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的纪念日。

植树节的来历30字怎么写?

来历: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

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植树的好处

1、树木能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新鲜。一亩树林放出的氧气够65人呼吸一辈子。

在森林里散步,你会感到一种芬芳的香气,那是萜烯类物质的功劳,这种物质杀菌力极强,据测定,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百货大楼是400万个,公园是1000个,而森林却是55个。

2、树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还能吸收各种粉尘,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60吨。

3、树林能减少噪音污染。噪音的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等方面都造成了很的危害,噪音还可以使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听力减弱。甚至,还能让人在长期的噪音煎熬下死亡,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10—15分贝。

植树节的来历30字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

韦孝宽(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据唐李延寿《北史》列传第五十二记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

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

版权声明
植树节的由来30字”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

担担面的由来

清朝时期,在自贡有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他挑着担子游走在胡同街巷,叫卖面条。那时的担子分两头,一头是个炉子,用煤球烧着,炉子上面架着一个小锅,锅里面...

2023-05-23 27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由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设立,是在中国面临着国内外双重压力,“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以及...

2023-05-23 25

宁波简称甬的由来

宁波之所以简称为“甬”,起源于宁波市境内的甬江,而甬江之名又源于甬山。据清代光绪《奉化县志》记载:“县北二十里有甬山,俗称江口,其地在鄞、奉交...

2023-05-23 53

国际音乐节的由来

“国际音乐委员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49年创建的一个音乐机构。 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加了这个委员会。国际音乐节的由来星星分为两...

2023-05-23 20

酒的由来

中国酒起源于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所谓“三皇”中最早的伏羲氏,即神话传说中的远古时代。这是可信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发掘出来的距今七千年左右...

2023-05-23 21

炒鱿鱼的由来

“炒鱿鱼”原意是炒鱿鱼丝,后引申来形容工作被辞退、解雇或开除。这个词的由来是:在烹炒鱿鱼时,每块鱼片都由平直的形状,慢慢卷起来成为圆筒状,这和...

2023-05-23 52

对“植树节的由来30字”一文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