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舌是广东、福建等地有名的特产,实际上是一种螺类,学名尖紫蛤,别称沙螺、车蛤、土匙等,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潮间带下区及浅海沙滩,我国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一、物种论述
西施舌是常见的食用型螺类,学名尖紫蛤,别称沙螺、车蛤、土匙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紫云蛤科软体动物,我国东海、南海均有分布,尤以福建和广东最常见,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形态特征
西施舌的贝壳略成三角形,具有黄褐色发亮的外皮,后端尖瘦,壳顶位于贝壳背缘中部稍靠前方、淡紫色,无放射肋或放射肋极不明显,外套窦背线隆起、宽大,外套膜腹缘呈圆棒状,具外韧带,外韧带小、黄褐色,内韧带极发达、棕黄色,腹面黄褐色,足舌状。

三、分布范围
西施舌是广东、福建等地有名的特产,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潮间带下区及浅海沙滩,我国东海、南海均有分布,尤以福建和广东最常见,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生活习性
1、环境:西施舌是海洋贝类,栖息于河口附近潮间带的泥砂滩,栖埋深度约60~70毫米。
2、食性:西施舌是杂食贝类,主要以藻类、无脊椎动物的卵、桡足类、有机碎屑等为食。
3、繁殖:西施舌是卵生贝类,雌雄异体,无性变现象,2年达性成熟,雌贝一年产1次卵。
猜你喜欢
蛤是可食用双壳贝类的泛称,全世界已知的约有12000种,其中约500种生活在淡水中,其余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常栖息在砂质或泥质水底,常见的有贻贝、毛蚶、...
2023-06-07
21
蚶是所有蚶类动物的统称,也是双壳纲中比较原始的类型,很多都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常见的有棕蚶、青蚶、泥蚶、毛蚶、魁蚶等,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2023-06-07
15
蛏是竹蛏科双壳软体动物的统称,别称蛏子、圣子等,我国约有20种,常见的有缢蛏、大竹蛏、长竹蛏等,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广泛分布于南北各沿...
2023-06-07
15
贝泛指所有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在生物学分类上包含双壳纲、大部分腹足纲、多板纲和掘足纲等,头足纲虽然也属于软体动物,但外壳已经明显退化,一般不...
2023-06-07
13
蚓螈是蚓螈目下属两栖动物的统称,因酷似蚯蚓而得名,别称裸盲蛇,全世界约有6~7科30属160种,我国仅有双带鱼螈和版纳鱼螈2种,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2023-06-07
34
螺是腹足纲带壳腹足类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已知的有超过40000种,特征是有一个封闭、具有保护作用的壳,遇到危险时可以完全缩入壳中,没有壳的腹足类动物...
2023-06-07
2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