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是一个汉语成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五子登科常用来形容一个家庭中五个儿子都取得了科举功名,后也泛指一家人各方面都很成功、出色。在古代社会,科举中第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五子都能登科彰显了这个家族的荣耀和兴旺。其典故说的是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窦禹钧的五个儿子分别是窦仪、窦俨、窦侃、窦偁、窦僖。
窦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窦俨官至礼部侍郎;窦侃曾任宋起居郎;窦偁官至左谏议大夫;窦僖曾任宋左补阙。窦氏五子在当时都很有成就,为世人所称道。
如今,“五子登科”也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比如车子、房子、票子、位子、孩子等方面的美满或成就。
“五子登科”有以下寓意:
家庭美满与成功:它代表着一个家庭培养出了优秀的子女,各个在学业、事业等方面取得成就,体现出家庭的荣耀和兴旺,寓意着家庭幸福美满,是对一个家庭高度的肯定和赞誉。
个人奋斗与成就:激励人们通过自身努力在不同领域获得成功,就如同窦禹钧的五个儿子各自通过科举实现自身价值。
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它承载着人们对子孙后代的美好期盼,希望他们能够在各个方面表现出色,拥有光明的前途。
人们常常用“五子登科”来祝福新婚夫妇,期望他们未来的家庭能够子女优秀、幸福和睦;也会用来鼓励年轻人努力进取,争取像窦氏五子一样在不同领域取得佳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