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甘蓝菜一般在7-9月播种。选择优质的种子,将种子清洗干净、晾干。准备好适宜的土壤,要求土质疏松、透气性好、排水性好、肥沃。种植前土壤需要进行深翻,增加土壤的疏松性和透气性。将种子种植至土壤,覆盖薄土,浇适量的水即可。
孢子甘蓝一般指抱子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二年生草本,原产地中海沿岸,欧美各国广泛种植。
抱子甘蓝喜冷凉气候,耐寒性强,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20℃。小叶球形成期最适温为白天15-22℃,夜间9-10℃,以昼夜温差10-15℃的季节或地区生长最好。
由于抱子甘蓝主根不发达且分布土层较浅,需根际培土。定植后需多次浇水,畦面易板结,应结合除草、松土、根际培土中耕3-4次,疏松畦面,促进发棵和根系生长,防止植株倒伏影响芽球的形成和膨大。

孢子甘蓝种植时间和方法
孢子甘蓝种植时间和方法具体如下:
1、可以选择露地栽种抱子甘蓝,应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之间播种。
2、若是保护地栽培,应在七月下旬到九月上旬播种。播种前先整理苗床,保证土壤疏松,肥沃。之后直接撒种就行。撒下后覆盖土壤,遮阳网,并浇一次透水,等出苗时及时揭掉遮阳网。另外,苗期也要加强管理。
甘蓝
甘蓝(拉丁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capitata L.)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在中国均有分布,喜温和湿润、充足的光照,较耐寒,也有适应高温的能力。
甘蓝矮且粗壮,茎肉质,不分枝,绿色或灰绿色。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至圆形,长和宽达30厘米;顶端圆形,基部骤窄成极短有宽翅的叶柄,边缘有波状不显明锯齿。上部茎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基部抱茎;最上部叶长圆形,长约4.5厘米,宽约1厘米,抱茎。
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至圆形,长和宽达30厘米。顶端圆形,基部骤窄成极短有宽翅的叶柄,边缘有波状不显明锯齿;上部茎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8-13.5厘米,宽3.5-7厘米,基部抱茎;最上部叶长圆形,长约4.5厘米,宽约1厘米,抱茎。
抱子甘蓝什么时候种植?
每年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
准备苗床:播种的时候要选近三年都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要先施肥整地,保证地块疏松,肥沃,要施加腐熟后的肥料和复合肥。
播种方法:苗床处理好之后可将备好的种子撒在上面,直接撒播就行。注意撒播的密度。每亩要用25克种子。种后管理:种子种下后要及时覆盖一层土壤,床面上覆盖遮阳网,浇一次透水,畦面保证湿润。等开始出苗的时候再将遮阳网给揭掉。
苗期管理:等小苗长出两片真叶的时候要及时分苗,移植苗床的面积要足够大,是现在苗床面积的10倍。育苗期间及时施加氮肥,并经常浇水保湿。雨天后还要排掉积水。此外,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抱子甘蓝种植时间及其栽培方式
抱子甘蓝种植时间及其栽培方式如下:
1、温度:最适合它生长的环境温度是12-20℃,在幼苗时期的时候生长温度尽量保持在10℃左右,有一定的耐寒性,但是夏天的时候需要放到阴凉处养护。
2、土壤:它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在含有丰富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的会更好。配制土壤的时候要使用园土和腐殖土混合使用。
3、光照:它喜欢生长在阴凉的地方,在它幼苗的时候,白天的时候要用黑色的遮阳布进行遮盖,晚上的时候揭开即可,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即可。
4、肥料:在养殖的过程中,定植后要给它施加氮肥,并根据它的长势作出肥量的调整,每五天左右施加一次。
东北地区抱子甘蓝什么时间种植?
一般情况下抱子甘蓝最好的种植时间是在春季的四月以及秋季的九月份,最适合抱子甘蓝生长的温度是二十到二十八度。
抱子甘蓝栽培技术
产地生境
抱子甘蓝喜冷凉气候,耐寒性强,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至20℃。小叶球形成期最适温为白天15至22℃,夜间9至10℃,以昼夜温差10至15℃的季节或地区生长最好。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质肥沃、富含腐殖质、保水保肥的中性和微酸性壤土为宜。
繁殖方法
播种时间
根据品种特性、栽培方式确定播种时间。上海地区露地栽培一般选择早熟品种,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保护地栽培可选用早、中熟品种,7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晚熟品种适当早播、早熟品种可适当晚播,种子要求纯度≥97%,发芽率≥85%。
苗床准备
选用近3年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肥沃园土3份与充分腐熟过筛圈肥1份混合,每立方米混合土再加三元复合肥1千克,充分拌匀铺入苗床,厚度约10厘米。苗床应耙平耙细,筑高畦宽1.2米,随后撒播种子,每亩大田需种子25克,需苗床面积4平方米。
苗期管理
播后覆浅细土,床面覆盖黑色遮阳网,浇透水,保持畦面湿润,开始出苗时揭去遮阳网。为了降温、防暴雨,畦面宜搭防雨棚,覆盖遮阳网遮荫,日盖夜揭。2片真叶时分苗1次,移植床面积为苗床面积的10倍左右。育苗过程中应根据苗情适当追施氮肥,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苗期要注意病虫害发生情况,如发现应及时防治。幼苗长有6至8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到大田,苗龄35至40天。
壮苗标准
植株健壮,6至8片真叶,叶色蓝绿,叶片肥,蜡粉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整地定植
定植大田应早耕、深耕、晒白、施足基肥。中等肥力土壤,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蔬菜专用复合肥25千克。开沟筑畦宽90厘米,沟宽30厘米、深25厘米,每15米开1条腰沟,四周开围沟,沟宽25厘米、深35厘米,平整畦面。每畦种2行,株距45厘米,每亩栽2000株。
肥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搭根水,缓苗后及时灌水,促进植株生长,以后土壤缺水及时补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70%至80%。抱子甘蓝生长期长,除施足基肥外,还需追肥4次。定植后4至5天浇活棵肥,每亩浇施尿素5至10千克;20天后再施1次发棵肥,每亩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千克加复合肥10千克,促进植株营养生长,使其在进入结球期前外叶达40片左右;芽球开始膨大期第3次追肥,结合浇水每亩穴施三元复合肥15千克;芽球初次采收时第4次追肥,结合浇水每亩穴施三元复合肥15千克。抱子甘蓝全生长期每亩追施氮肥50千克、磷肥20千克、钾肥25千克。
中耕除草
由于抱子甘蓝主根不发达且分布土层较浅,需根际培土。定植后需多次浇水,畦面易板结,应结合除草、松土、根际培土中耕3至4次,疏松畦面,促进发棵和根系生长,防止植株倒伏影响芽球的形成和膨大。
孢子甘蓝种植方法及管理技巧
(1)栽培季节。抱子甘蓝和卷心菜一样,可以在春天和秋天在露天种植。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益,最好在早春和晚秋通过改善日光边界或不加热温室来栽培。①改善春季太阳边界或不加热温室栽培。应采用早熟品种,如早结,抽穗期更耐高温。1月1、2月保护地育苗,2月2、3月大田种植,5月2、3月至6月1、2月收获。②春季露地栽培。采用早实品种,1月中下旬育苗,3月中上旬扣棚或改良地膜早栽,6月中上旬收获。③秋季露地栽培。早熟品种吉吉鹿,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④改善秋季日照边界或不加热温室栽培。采用中熟品种增甜紫芝,仍在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中下旬收获。(2)栽培技术要点。①播种育苗。A.播种方法。早春宜在温室播种,22℃左右的适宜温度容易满足幼苗的生长要求。夏季可使用大中塑料大棚育苗,用旧农膜遮阳防雨,周围通风,利于降温。要准备一个4米2的苗床,种植667米2的抱子甘蓝。播种前,给脚底浇水,撒细底土,然后播种。667m2播种量20~25g,播种后用细土覆盖种子,保持土壤水分。当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选择壮苗,按12cm×15cm的行距进行分割。B.苗木管理。早春播种后苗床保持在22℃左右,出苗后保持在18℃,分苗前再降低2~3℃。分苗前、缓苗后、栽植前,仍可按上述温度管理。夏季遮阴,适当浇水降温。苗期,如果底层水够,基本不浇水。分苗后用水浸泡,然后酌情补水。夏季视天气情况而定,多浇水有利于生长和降温。②种植。抱子甘蓝苗龄随苗龄变化,一般早春40天,夏秋不足30天。当幼苗长到5片真叶时,是适宜种植的时期。种植前,施足底肥,整地,做畦。每667_,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以上,磷酸二铵1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中熟种子要单行种植,做成床宽1.2m带畦沟的小高床,株距40-50cm,每667m种植2株1200株;矮生和早熟品种做成宽1.4米的小高畦和畦。每畦种植2行,株距50厘米,每667米种植2株,1800~2000株。种植幼苗时,尽量保持土块在一起,这样可以保护根系,促进幼苗缓慢生长。③田间管理。A.水肥管理。种植后,种植水要浇足。5~7天后(夏季3~4天),缓苗水要浇水。下蹲期间要注意耕耘除草。抱子甘蓝生长期长,从种植成活到采收,生长期90-120天,需追肥3-4次。第一次种植成活后,每667m2追施约10kg尿素,有利于植株生长。如果已经施过底肥,这次可以省略。大田种植30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使其外叶达到40片左右后进入抽穗期。两次追肥后要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和肥水流失。第三次追肥在叶球膨大时进行,以促进叶球的发育和膨大。第四次追肥在叶球收获期进行,因为每株有25~40片小叶。下部叶片陆续收割时,上部叶片不断形成,需要养分和水分。此时追肥有利于提高产量。分三次追肥后,每667m~2施尿素15kg,抽穗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即可,每五天一次,连续三次。B.植物调节。抱子甘蓝个子高,叶片多,鳞茎不断形成,容易导致头重脚轻,倒伏,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在植株长到40cm时,根据不同品种,选择长度合适的茶架,上部用绳子绑住,防止倒伏;植株基部结实不良的腋芽和病叶要及时去除,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有利于通风透光。每667m2球芽甘蓝产量因品种、栽培方式、栽培技术而异,单球重一般为100~150g。如果种植和栽培管理得当,每667m2产量可达500~600kg;低产或栽培管理不当,每667m2产量只能150kg。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