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种:选择优良、抗病性强的种子。2、施肥:定期施薄肥,保持土壤中有充足的养分,提高植株的抗病性。3、浇水:生长期需要补充适量的水分,避免土壤缺水,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4、除草:定期清除土壤中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产生。
种植白菜前,需要将土壤进行深翻,增加土壤的疏松性和透气性,有利于植株扎根。土壤中需要施入适量的基肥,保持土壤肥沃。
白菜的品种有好多种,所以它的种植时间一般在八月至九月初,都是在秋季种植。
白菜适宜生长在冷凉的环境中,不同生长阶段的白菜对温度的要求不同,种子萌发时的最佳温度为23℃左右,而白菜莲座期的最佳温度为17~22℃,养殖白菜时,如果环境温度不适宜,就会导致植株的生长速度缓慢。

白菜烂根烂心怎样防治?
防治白菜烂根烂心,可以将其栽种到疏松、肥沃且排水性好的土壤中,避免土壤潮湿导致根系腐烂,也可以为白菜每隔7-10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内有充足的水分,还可以为白菜每隔30天施加一次稀释后的液肥,使其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
白菜烂根烂心如何防治?1、适宜土壤
白菜需要栽种到疏松、肥沃且排水性好的土壤中,避免将其栽种到低洼、湿润的土壤中,容易导致白菜的根系腐烂,当挑选完土壤后,需要为土壤喷洒药剂,进行消毒,以防土壤内含有细菌,影响白菜正常生长。
2、提供水分
在栽种白菜后,需要为其每隔7-10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内有充足的水分,确保白菜能够正常生长,需要注意在浇水时,不宜施加过多水分,容易导致土壤过于潮湿,从而产生白菜烂根的现象。
3、施加养分
在养殖白菜时,需要为其每隔30天施加一次稀释后的液肥,切不可使用生肥或浓肥,容易将白菜的根系烧伤,需要注意在施肥时,不能将肥料施加到白菜的幼苗或叶片上,容易导致植株腐烂。
4、喷洒药剂
当发现白菜的叶片发黄或开始蔫萎时,需要查看其根部状态,若白菜的根部较软且有腐烂的迹象时,可以喷洒硫酸链霉素为其治疗,当连续喷洒2-3次后,软腐病的现象就能够缓解。
怎样防止白菜后期烂根烂心?
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白菜繁殖和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种植时间:播种时间一般在8月1日至20日。
施肥整地:每亩施有机肥2000至3000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60千克作基肥。深耕30至40厘米,整平耙细后起垄,垄距60厘米,垄的标准为底宽35至40厘米、项宽20至25厘米、垄高20厘米。将土垄压实,利于播种。
浇水造墒:土壤墒情不足时,在施入基肥后整地前要浇水造墒。
精细播种:秋季大白菜主要播种方式为直播,直播又分为条播和穴播两种方式。
条播:在垄中间开0.5至1.0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然后覆土压实,每亩用种量120克左右。也可采用白菜播种机,在垄顶部中间位置进行播种,每亩用种量80至100克,播种机要配带覆土设施。
穴播:在垄顶部按55厘米左右穴距,与土垄垂直方向开长10至15厘米、深1.0至1.5厘米的沟穴,每沟穴播种5至6粒种子,播后盖细土1.0厘米压实,每亩用种量100至120克。
栽培技术
间苗:出苗后5至6天第1次间苗,去弱留强,条播的留苗间距2至3厘米;大白菜3至4片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条播地块的苗距8厘米,穴播时每穴留3株左右;再过5至6天时进行第3次间苗。
定苗:幼苗生长25天左右到达团棵期,按株距50至60厘米定苗,每亩留苗2000株左右。发现缺苗应及时补栽,补苗宜在晴天下午或阴天,栽苗后及时浇水。
中耕除草:进行3次中耕,分别在第2次间苗后、定苗后和莲座中期进行。中耕结合锄草。
合理浇水:如果底墒水不足,播种后及时浇水,保证齐苗壮苗。间苗、定苗后各浇1水。初期浇水促进发棵。结球期结合追肥进行浇水,浇水量要大、要匀。后期适当控水促进包心。
适时追肥:莲座期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至20埏。结球初期,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至40千克。收获前20天内不再追肥。结合喷药于莲座期开始每7至10天喷洒1次叶面肥料,共2至3次,采用0.5%的尿素和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在16时以后喷洒。
收获:11月中旬以后,大白菜基本停止生长,进入收获期。12月初以后应及时收获,以防冻害发生。
防止白菜烂心用什么方法?
(1) 发生原因:大白菜的脱帮、烂疙瘩、夹皮烂现象是由于发生软腐病而引起的。大白菜软腐病发生比较普遍,危害期长,尤其在大白菜生长中、后期受害最重。引起软腐病原是欧氏杆菌属的细菌。病菌主要通过昆虫、雨水和灌溉水传染,从伤口侵入寄主。凡是使大白菜形成伤口,或使伤口不易愈合的因素,在土温高、多雨潮湿的条件下,都易发生软腐病。
(2) 防治办法:① 选用抗病品种。一般情况下,直筒类型和青帮类型的品种比较抗病。② 及早耕地晒垡,施腐熟的有机肥。采用小高垄栽培,适期播种。③ 雨后及时排水,肥、水管理要协调,避免土壤过于、过湿。包心期不要大水漫灌。④ 及早消灭造成伤口的各种害虫。如黄条跳甲、菜青虫、小菜蛾、猿叶虫、地明和甘蓝夜盗蛾等。⑤ 及时清除病株。田间发现重病株,应及时收获或拔除,以减少病源,防止蔓延。特别是大雨前或灌水前应先检查处理。拔除病株后,穴内可喷洒石灰水灭菌。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以喷药防止病害蔓延。喷药应以轻病株及周围的植株为重点,注意喷在接近地表的叶柄及茎基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