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里,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人?
对方没回消息,就会闹情绪,轻者只是指责对方一番,重者直接将问题的高度上升到:“你根本不爱我,否则怎么会不记挂我。”
这件事一闹,免不了一番道歉,情况严重的,还会爆发一场争吵。
若是加上吵架时的态度不好,“你为什么不回我消息”这件事,会演变成“不行我们就分手”的结局。
这种人,被称为恋爱里的“作”精。
看似她们在无理取闹,胡搅蛮缠,但其实这种行为的起因只因为一点——太喜欢。
因为太喜欢,才担心失去对方,因为害怕失去,才总想确定对方在自己身边,因为想确认,就希望看到对方回应,看不到时,自然会心情不好。
这种一谈恋爱就很“作”的人,容易让伴侣感觉疲惫,可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行为是能够解释,也是能够改变的。
“焦虑型依恋”:越“作”代表越在意
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每20个成年人中,就会有一个会存在“焦虑型”依恋人格,这种“焦虑型”人格的表现具有这几个标志特征:
其一: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分开。
好比另一半去上班,一整天都没有发消息,这种分开虽然只是短暂的,但是“焦虑型”人格的伴侣会觉得这个过程极难忍受。
其二:需要不断确定爱的存在。
有些人,一天会问伴侣无数遍“你爱不爱我”,看似只是平常的提问,但其实这已经反映出了他们的焦虑。
其三:对未来的信心不足。
“焦虑型”人格在确定亲密关系时,虽然喜欢对方,但会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焦虑,尤其是当两个人未曾计划未来的时候,她们会下意识以为两个人没有未来。
其四:爱情里“占有欲”极强。
一般情况下,普通情侣就算确定了恋爱关系,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有自己不同的朋友。
可是对于“焦虑型”人格的伴侣来说,他们需要伴侣完全属于自己,会对伴侣身边的异性朋友或者其他亲密伙伴格外关注,唯恐自己的伴侣不再属于自己。
简单来说,“焦虑型”人格的伴侣,往往是缺少安全感的,所以才需要在感情里不断证明爱的存在。
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焦虑型”人格的人,越爱一个人,越需要得到肯定,才能放心进行下一步,她们的“作”是爱的表达。
如同当初的张柏芝一般。
因为原生家庭的缘故,张柏芝极度缺乏安全感,担心两个人的感情无法长久,所以在和谢霆锋恋爱时,她需要不断确定谢霆锋还爱。
正是这种不断要确定的行为,让谢霆锋感觉到了自己没有自由,最终提出了离婚。
但谢霆锋不明白的是,张柏芝如此为之,只是因为真的很爱,他错过的,是一个想要珍惜他的女人。
改变“焦虑型”恋人,需要给足安全感
不得不承认的是,和焦虑型恋人相处,有些时候真的会令人疲惫,但其实,这种情况并非无法改变。
对于“焦虑型”恋人来说,她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也可以说,当她们得到足够的安全感之后,对这段感情有了信心和希望,她们的焦虑会逐渐消失,直到回归正常状态。
就像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女孩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因为缺少安全感,谈过的几段感情都不尽如人意,前几任男友总是以“和你在一起”太累为理由提了分手。
但后来在另一段恋爱中,她却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男友有事时,她便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甚至可以一个人看病,朋友好奇问她:“你怎么现在不粘人了。”
她说:“因为我知道他一直在。”
画面一转,是这个女生和自己男友相处的细节,对方开会时会告诉她,开完会也会说,和哪个同事一起吃了饭会说,吃的饭好不好吃也会说。
在男友事无巨细的报备下,她一直感觉男友就在她的身边,渐渐地,她不再焦虑,因为她感觉到了心安。
视频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有些人的出现,可能会伤害你,但是你要相信,终究会有那么一个人能够治愈你。”
感情其实没有多么复杂。
那个焦虑的人无非是把爱情看得太重,把爱人看得太重,但这对于一个被爱的人而言,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自己在想要减轻负担时要做的,无非是给对方足够的爱,当对方得到了想要的安全感,自然不会再有那么多要求,再如此焦虑。
所以,焦虑型恋人,并非是无法治愈的,她们要的,仅仅是感情而已。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快速哄生气的女友开心?
当时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在对方生气时,一把抱住对方,无论对方怎么推开也不放手就够了。”
在一个人不想分手的时候,所有的作和闹,都是为了解决两个人之间的问题,是希望验证爱依然存在。
而表达自己的爱,靠拥抱就够了。
所以,如果你的伴侣也很“作”,别把这种“作”当成负担,一谈恋爱就很“作”,从心理学上来说,说明她是“焦虑型”依恋人格。
也许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会有些累,但这样的人是可以治愈的,也是真的爱你的。
感情里,最可惜的不是爱错了人,而是明明爱对了人,却因为坚持不下去,所以轻易放开了对方的手。
评论列表